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
2019-8-10
·
2019-7-26
·
2019-7-26
·
2019-7-16
·
2019-7-12
·
2019-7-12
·
2012-4-23
 
 
 
 
名称:
山西民间歌舞--火爆热烈的翼城花鼓
价格:
山西省翼城县的打花鼓又叫逗花鼓和闹花鼓,表演形式丰富多彩,节奏非常活泼明快,气势很恢宏。翼城县位于山西省临汾市南部,自古为西通陕甘、东达豫赵的咽喉要地。历经1000多年的传衍,翼城花鼓不仅演变成一种独具特色的民间舞蹈,而且传播到陕西、内蒙、天津、河南等多边省份。

    晋南各地,都有打花鼓这种形式。唯翼城花鼓别具一格,不同凡响。经历代相传,不断发展和提高,表演者身背几个花鼓,上下左右,前敲后击,每令观众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而且还能跃上两人抬着的双杠之上,登高表演,如履平地,故深受群众欢迎。经过千余年的流传,翼城花鼓已经遍布全县的大小村庄,上到七八十岁的老人,下到七八岁的孩子基本上人人都会打翼城花鼓,翼城花鼓在翼城已经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历史溯源

    翼城县的花鼓主要是从明朝的时候就开始盛行。根据当地传说,明朝万历年间,万历皇帝的母亲李娘娘,她就生长在西关村,她回家的时候,翼城为欢迎她,就组织了好多的这个社火活动,其中李娘娘对花鼓非常感兴趣,看了以后当场就奖了三千两银子,从此翼城花鼓就出名了,一直延续到现在,越搞越热火,越搞越好。

    其实翼城花鼓源远流长,据史料记载,在唐朝的贞观年间就有了翼城花鼓,翼城杨家祠堂牌匾上写道:"唐太宗坐定长安城,黎民百姓喜在心,年年有个元宵节呀,国邦定,民心顺,国泰民安喜迎春,花鼓打的热哄哄。"落款为大唐贞观三年正月。《翼城县志》"国戚卷"载:"明万历年间李太后回翼城省亲赏花鼓银子三千两。"可见冀城花鼓在明万历以前就已存在。由清代至今,翼城花鼓已成为百姓庆丰收、祭祖先的例行表演形式,所谓"绕城西北东南走,到处皆闻花鼓声"即是这种状况的真实写照。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艺术特色

    翼城花鼓动作粗犷,节奏欢快,情绪热烈,风格淳朴。打花鼓是翼城县各种节日庆典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新春佳节是花鼓表演的高潮时节,当地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正月初一到十五,翼城东西南北走,百岁老翁五岁童,花鼓打的震天响"。

    翼城花鼓的表演形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进行表演,每逢有重大的节庆活动,在大街上边走边打,进行游行表演,动作简单,节奏舒缓,往往适合扭秧歌、抬花轿等民间社火节目配合在一起表演;一种是场地表演,场地表演也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在进行中走到围观人群密集的地方就停下来表演一番,这种情况下的表演一般都要露两手绝活,所以又叫斗花鼓,场地表演另外一种形式是广场表演。其乐器比较简单,有花鼓、大苏锣(也叫"背花锣"或"大锣")、呆锣(也叫"斗锣"或"引锣")、小战鼓(俗称"救鼓子")等。曲牌则有"五流水"、"花流水"、"五槌"等,唱腔多为当地民歌,一般由花鼓手和女苗子领唱,众人齐和。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当地民间艺人介绍,通常花鼓称之腰鼓,在翼城县叫花鼓原因有二,一是当地鼓的样式多,另外打鼓的花样也多。一个鼓手最多能背八个,击打的手法有转身鼓、浑身鼓、馒头鼓,还有边鼓等。

    凡逢有重大的节庆活动,翼城人的花鼓总要乘机亮相,尽情表演一番。此时,鼓手们精神抖擞,在街头边走边打,动作大方,鼓点整齐,节奏舒缓,往往与秧歌、抬花轿等民间社火节目配合在一起表演。

    翼城花鼓还喜爱在围观人群密集的地方停下来表演一阵,艺人此时表演都要露两手绝活,所以又叫斗花鼓。广场表演发展到现时已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民间舞蹈。这种表演节奏明快、气氛热烈、高潮迭起,表演形式有二十多种,鼓点曲牌有四十多个。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传承意义

    翼城花鼓世代流传,经久不衰,与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为后人了解古代翼城的社会变迁、历史沿革提供了一份珍贵的史料,同时它也是音乐学、民俗学等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共和国50周年大庆的时候,天安门广场上进行表演的就是翼城花鼓。挖掘、整理和保护翼城花鼓,对进一步丰富民间舞蹈将起到积极作用。
火爆热烈的山西翼城花鼓

    翼城花鼓是山西鼓类舞蹈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民间舞蹈,动作粗犷、节奏欢快、情绪热烈、风格淳朴。花鼓在翼城县广为流传,遍及全县各个村庄,当地人人会打花鼓,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至七八岁的孩童,可以说人人都有两下子打花鼓的拿手技巧。当地世代流传着“打起花鼓庆丰收,打起花鼓把年过,打起花鼓娶媳妇,打起花鼓闹满月,天黑打到公鸡叫,天亮打到日头落,一时不听花鼓声,凉水盆里着了火”的谚语,翼城因此被誉为“花鼓之乡”。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翼城县以“唐尧故地”著称于世。“翼城花鼓”源远流长,与翼城相邻的侯马出土的东周时期的陶片上有女子打细腰鼓的速写,图中的细腰鼓与现在花鼓中“胸鼓”和“腰鼓”所挂位置基本一致。另外,襄汾出土的宋金时期的砖雕上,也有多种鼓乐乐舞图,图中鼓系的位置与现在的花鼓中“低鼓”的位置非常像,而且舞姿也非常像,只是鼓的形状有点不同。还有大同市南郊石家寨出土的北魏时期的司马金龙墓石雕柱础,雕有伎乐童子像,胸前挂着鼓在击鼓逗乐,与现在翼城花鼓的表演神态完全相同。虽然我们不能判断这些就是翼城花鼓的起源,但这些和花鼓肯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翼城花鼓俗称“打花鼓”、“逗花鼓”或“闹花鼓”,也有称“小金鼓”,对于这些名称的由来说法不一,有的是从花鼓的外形来说,花鼓的鼓帮上面过去一般都要加以彩绘,涂抹各种花纹进行装饰,而现在大部分贴剪纸花,因此叫“花鼓”。有的是从花鼓的打法上来说,认为鼓点打得花哨,因此叫“花鼓”。还有的是从表演者的服饰上来说,认为参加表演的“女苗子”头戴花冠,身着花裙,脚穿榴花鞋,非常花又好看,因此叫“花鼓”。不管是哪种说法,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翼城花鼓的特征。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花鼓打法

    根据表演者挎鼓位置的不同,翼城花鼓有高鼓、中鼓、低鼓之别,将鼓右高左低系于紧贴下巴处的称高鼓,将鼓稍斜挎于胸前的称中鼓,低鼓的位置在腰部。

    翼城花鼓开始只是一人一鼓表演,将鼓系在胸前右高左低,成斜坡状,双手用鼓槌在鼓的两面轮流击打,每拍两下,右手打强拍,左手打弱拍,打一个鼓,双手使用的是木制硬槌,同时有大锣、呆锣、小镲伴奏。后发展到一人多鼓表演,是由一个技艺高超的鼓手,在头、肩、胸、腰、后背、腿、脚等部位系鼓进行表演。一般的最少挂三面鼓,三鼓是一个头鼓、一个肩鼓、一个胸鼓;五鼓是一个头鼓、一个肩鼓、一个胸鼓、两个腰鼓;七鼓是一个头鼓、一个胸鼓、一个肩鼓、两个腰鼓和两个腿鼓,名为“满天星斗”;九鼓是再加上两个小脚鼓。打多鼓右手使用的是用牛筋或麻绳制成的软绳。多鼓表演时是背花锣者先出场,再引出多鼓手,二人一退一进,到了场子中心后,背花锣者闪到一旁为鼓手击锣助威,让多鼓手开始表演自己娴熟精湛的击鼓技巧。因为鼓手身上系挂的鼓多,不便于大幅度的移动位置,所以多在原地表演。观众可以看见艺人双手在身体的上、下、左、右、前、后快速地飞舞缠绕,无论是蹲下打、跑起来打、左旋右转、拧腰甩膀、踢腿跺脚,鼓点始终清脆响亮,接连不断。花鼓的另一种打法就是将鼓斜挎于腰侧,鼓槌的持法打法类似腰鼓,手腕手臂动作神速。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表演形式

    翼城花鼓的表演形式以广场表演为主,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种是鼓手配有女苗子(旦角)的和小丑的表演。先由鼓手带着女苗子和小丑跑各种队形,然后由鼓手独打一段花鼓,停打后,女苗子和小丑唱一段小曲,唱完后锣又开始重新表演,这种形式应变性强牞可长可短,一般在“闹红火”时表演。解放前的女苗子都是男演员扮演,不仅头部化妆颇费一番工夫,而且服饰的打扮也不得有半点马虎,以防露出大脚。一般都是头戴花冠,上身穿绣花彩衣,下身穿绣花长裙。解放后,女苗子由年轻的姑娘来扮演,只需简单化妆即可。小丑的服饰比较杂乱,甚至有些不伦不类,一般都是三花脸的打扮,多穿红花袄、肥筒裤或类似戏剧中孙悟空的服饰,头戴凉帽或各种形状的草帽圈。女苗子和小丑相互配合,来回串跳牞互逗互引,时而“双龙咬尾”、“二龙嬉水”,时而走“剪子股”、“风搅雪”等。

    一种是不带女苗子和小丑,光是一群男鼓手上场表演。此种形式干脆利落,动作快,鼓点急,这种打法一开始鼓点就非常急,边打边快速变换队形,整个表演从出场到退场一环扣一环,动作与曲牌层次清晰,表演粗犷勇猛,一般在5分钟之内完成全部动作。

    第三种是踩高跷和杠上表演。鼓手踩着高跷打着鼓走圆场,技艺高的鼓手踩高跷劈叉,起来后继续表演。在上杆表演时有几个队员抬着一根杠子上场,像猴子一样爬上杆表演造型。如“空中取酒”、“仙人过桥”、“蝎子倒挂”、“老虎大张口”等。此种形式也有不踩高跷表演的。除此还有对鼓表演牞对鼓表演俗称“二龙戏珠”,具体打法是:两个鼓手分别咬住鼓上的两条绸带向后拉,使鼓悬在空中,互相交替对打,同时运用转身打、跪着打、掏腿打等技巧。

-主要传承人

康业才,南梁镇西贺水村人,9岁开始学打花鼓,16岁在符册村庙会中表演“杠上花鼓”和“多鼓”一举成功。他从艺50多年牞以打花鼓为主要谋生之技。被人称为“黄河两岸的花鼓王”。

    孟广河,13岁开始正式拜康业才为师学打花鼓,15岁时在绵山庙会比赛中夺魁出了名。他跟随师傅四处卖艺,精湛的表演技艺令人倾倒。解放后,他到处传授技艺,仅在本县长期任教的村庄就有13个。他教的徒弟最多,对翼城花鼓的贡献很大。他表演起来粗犷豪放牞轻快敏捷牞鼓点紧凑连贯,如同疾风骤雨。他的“骑马蹲裆势”蹲得开,动得低牞显得非常威武稳健。地面上的各种翻、滚、碾、转、掏打击鼓的精彩动作尤其令人赞叹。他的表演神态多似猴相,摇头耸肩,笑着脸瞪着眼,威武中露出一副诙谐滑稽的样子。

    李来贵,唐兴镇封比村人牞是西贺水村孟广河的徒弟,13岁时拜师学打花鼓,从艺50多年,他继承了孟广河的表演风格,表演时身架正、姿势好,双手动作洒脱有力,鼓点清脆响亮,密而不漏,表演情绪热烈饱满,表演神态活泼自然,总是面带微笑,因此,人们送他艺名为“笑儿”。

    张增发,12岁拜李来贵为师。他聪明伶俐、勤奋好学,进步很快,13岁时担任领舞,头扎朝天小辫牞站在一人高的双杠上表演打花鼓,形象生动有趣牞动作熟练潇洒牞深受人们喜爱,被人们称为“花鼓十三红”。张增发用心总结学习各流派花鼓手的长处,练就了一身高超过硬的本领,从一鼓到多鼓,从地上到杠上,无不精通娴熟。他的表演姿态优美牞动作舒展挺拔牞刚中有柔,柔中带刚,气魄大,而且很注重面部表情,朴实真挚地向观众表达自己的感情,所以他的表演最能使人激动、振奋。

 

    特别需要提及的是翼城花鼓在背法和打法上与其他鼓乐艺术有所不同,表演风格上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它舞中有唱,唱中带舞,唱舞中又夹杂着特技,是一种集歌、舞、技为一体的综合表演艺术。它的鼓乐曲牌、民歌曲调、基本动作、基本打法都有一整套较完整的规定和约定俗成的规矩。它以优美清晰的曲牌,灵活多姿的动态,热烈奔放的气势,体现了一种蒸蒸向上的奋发精神。

    山西有着历史悠久的乐舞文化传统,尤其是丰富多彩的民间舞蹈,源远流长,风采独具。山西民间舞蹈的种类也很繁多。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大约还保留着二百余种,其中仅鼓舞类就有“花鼓”、“转身鼓”、“花庆鼓”、“扇鼓”、“五虎爬山”、“穿箱锣鼓”、“腰鼓”、“口含花鼓”、“迓鼓”等近二十多种。山西“花鼓”,形式多样,分高鼓(鼓挂胸前)、低鼓(鼓挂腰间)、多鼓(腰、胸、肩各挂一鼓)等。山西“花鼓”以运城、临汾及翼城为盛,因此也叫“晋南花鼓”。

    “翼城花鼓”是晋南花鼓中很有代表性的舞种之一,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翼城的花鼓遍及全县各个村庄。过去曾有“绕城西、北、东、南走,到处皆闻花鼓声”的民谣,因而翼城被称为“花鼓之乡”。每逢春节,翼城地区的民众纷纷组织花鼓队进行表演,翼城花鼓粗犷的动作、欢快的节奏、热烈的情绪、淳朴的风格,使晋南平原呈现出一派热气腾腾、春意盎然的景象,给节日的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喜庆与欢乐。

    翼城花鼓源远流长,但究竟形成于哪个时代,现在尚不能作出定论。山西大同市南郊石家寨出土的北魏时期司马金龙墓石雕柱上有伎乐童子像,其胸前挎鼓;同期的云冈石窟中也有伎乐天胸前挎鼓的形象,而且其鼓的形状、挂法,特别是伎乐童子半蹲的姿态,与今天流传的翼城花鼓几乎一样。

    翼城花鼓俗称“打花鼓”。花鼓的名称由来说法不一,有的说是因花鼓的鼓帮加以彩绘、涂以红漆花纹,鼓面亦绘有花纹图案,或贴有剪纸花而得名;也有的说与鼓点打得花哨,手势、舞步、造型和上杠舞姿动作花样繁多有关;还有的说是因击锣人用的竹弓上有布折花样,参加花鼓表演的女苗子头戴花冠,身着彩花袄,下穿彩花裙,足蹬彩花鞋……总之,各种说法都围绕着一个“花”字,因此得名“花鼓”。

翼城花鼓的表演形式

    花鼓表演是民间祭祀闹社火、喜庆丰收及年节庆典时必不可少的一种民俗活动,它伴随着人民的生活,表达着人民的欢乐,一直流传至今。翼城花鼓开始只是一人一鼓的表演,以后发展成一人身挂三鼓甚至五鼓、七鼓的形式,后来又发展成为多人多鼓表演。伴奏除花鼓以外,原来只有大苏锣、大苏镲两件乐器,后又增加了三四个小点子,即小呆锣。现今在翼城一带流传的花鼓,大致有以下六种表演形式:

    1、以鼓为主带女苗子和丑的表演。这种形式人物行当俱全,有舞有歌。表演时一般先由背花锣者引出花鼓手、女苗子及丑,然后花鼓手大打一段,赢得观众一片喝彩。丑角则在场中自由地来回窜跳,做一些逗趣的动作,最后全体击锣、鼓进入高潮,当鼓手等表演者退场休息时,女苗子接唱一段民歌,接着起锣又开始新一轮的表演。  2、男鼓手的集体表演。鼓手(人数不限)一出场,鼓点就打得非常急促,双脚快速移动变化各种队形。鼓点越打越急,动作越做越快,一鼓作气完成全部动作与调度,最后集体亮相结束。

    3、男、女鼓手对阵表演。女子打花鼓是建国后才有的,多为村里十六七岁未婚女子,男鼓手是少年男子,故也称“娃娃鼓”。女鼓手的动作与男鼓手基本一样,节奏快、动作幅度大,朝气蓬勃、欢快活泼。

    4、杠上表演。又分两人架单杠、四人架双杠和十人架的两层高低杠等多种形式。锣声一响,鼓手们即打着花鼓翻着筋斗蹦跳着上场。架好杠后,鼓手们边击鼓边爬上杠,用身体摆出“空中取酒”、“仙人过桥”、“蝎子倒爬”、“老虎大张口”等集体造型。这种表演难度大、技巧高,还带有惊险性。 

    5、多鼓表演。由一个演员在头、肩、胸、腰、后背、腿、脚等部位系鼓进行表演。鼓最少三个,最多七至八个,名叫“满天星斗”。舞者右手持皮制软槌、左手持木制硬槌。表演时也是由背花锣者引出鼓手,二人一退一进,到了场子中心,背花锣者闪到一旁,为鼓手击锣助威。鼓手表演娴熟的击鼓技巧,因鼓手身系多鼓,不便于大幅度移动位置,所以多在原地表演。观众可看见鼓手上、下、左、右、前、后快速地飞舞缠绕,无论是蹲下打、跳起来打、右旋左转、拧腰甩膀、踢腿跺脚,鼓点始终清脆响亮连接不断,最后总是在雷鸣般的掌声中结束表演。

    6、二人打一鼓,俗称“二龙戏珠”。这是由两个鼓手分别咬住系在花鼓环上的两条绸带向后垃,使花鼓平吊在空中,然后两人相互交替击鼓。此种表演也是由背花锣者先出场,击锣引出二位鼓手。鼓手多用跺泥步跺脚出场,然后转着打、跪着打、掏腿打,一退一进地朝四个方向来回移动,背花锣者则紧紧围绕着他们敲锣鼓经,最后两人将鼓挑起,共同抱住以示友好结束。另一种结束是两个鼓手你拉我拽互不相让地打着花鼓下场。
翼城花鼓的动作特点与艺术风格

    翼城花鼓的动作特点很鲜明,其中,鼓的动律为上身灵、下身沉,上身动作变化多样,下身则多用“大八字步半蹲”、“弓箭步”。移动时常用蹲、蹦、跳、碾、转,动作幅度大、速度快,在同一节奏里姿态变化万千,显得热烈奔放、刚健有力、活泼欢快。尤其是群鼓飞舞,更是气势宏伟壮观,表现出浓郁的乡土色彩。另一个明显的特点是花鼓手的动作、神态酷似猴相,如晃头、耸肩、颤跳、瞪眼以及上杠的集体造型,都形似活猴,诙谐风趣、机敏灵活。相比之下,手持花扇及手绢的女苗子显得格外轻松愉快,踮脚跟碎步慢行,穿梭于花鼓手之间,为花鼓舞增添了色彩。

    背花锣者虽不是舞中的主要角色,但他起着指挥的作用,一般都是由村里打花鼓的长者或是有名望的艺人来扮演,锣声掌握着舞蹈的节奏及场图的变化。小丑扮相怪诞,表演滑稽,他不受限制地自由穿插于花鼓手、女苗子之间,不但不破坏整体的表演,反而为舞蹈增加了欢乐的气氛。   

    翼城花鼓的艺术风格可概括为:气势逼人似猛虎,神态逗人像顽猴,灵巧多变节奏快。

    翼城花鼓的音乐

    翼城花鼓的唱腔多为当地民歌,由花鼓手或女苗子领唱,众人齐和,不用乐队伴奏,.定调由领唱者掌握,且唱时不舞、舞时不唱,演唱内容与舞蹈可以没有密切联系。“花鼓”是翼城花鼓的主奏乐器,同时也是舞蹈的道具。领奏乐器是大锣,亦称“花锣”,它在舞蹈中起指挥作用,虽也加入表演行列,但主要还是担任伴奏。呆锣又名手锣,为辅助乐器,敲击花点烘托锣鼓气氛。基本锣鼓点有八个,衔接灵活,但有一定规律。《五流水》多用于开场,《动四棰》多用于结尾,其余锣鼓点在变换队形和动作时用。《花流水》系《五流水》的变奏和发展,在8拍基本点的基础上,节奏可任意变化,它是换点的过渡。

    翼城花鼓以其特有的动作语言、风格特点、表演形式以及歌舞、器乐的密切配合等成为山西民间舞蹈的一大特色。其夸张的形象、强烈的艺术效果,使之成为山西民间舞如此让人喜爱和广泛流传的原因,它最真实、最直接地反映着晋南民众的生活和思想感情,表达着民众质朴、强烈的心声。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版权所有:山西皇天厚土 Copy Right 2007-2013 [后台管理]     技术支持:  技术支持:易扬众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CP号:晋ICP备10000885号